地址:
邮箱:2710558535@qq.com
QQ :2710558535
文章来源:陕 西学 前 师 范学院 学 报 第 33 卷 第 10 期
文章作者:肖素芬,唐大章 (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摘 要:奥尔夫原本性艺术教育对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助力每个人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017 年首届奥尔夫教育大会,围绕着“本土化的原本性艺术教育”这一主题,对当前奥尔夫教育本土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多视角、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本文梳理了 2017 首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的交流成果,对大会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及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国奥尔夫教育;原本性艺术教育;本土化
2017年7月15 -18日,由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主办的 2017首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在成都绿洲大酒店顺利召开。美国奥尔夫协会前主席朱迪·邦德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尹爱青教授、中国音协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杨立梅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吴斌教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妲娜教授、奥尔夫专委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等出席大会。大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全国各省市400余名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参会。
2017首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主题为 “本土化的原本性艺术教育”,大会围绕着奥尔夫教育“本土化”主题,关注当前世界前沿的艺术教育发展动态,聚焦艺术教育本土化的热点难点,试图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广阔地域中,吸取民族民间文化营养,探索艺术教育新视角、新方法、新途径,更好的服务于儿童、服务于每个人的音乐成长。大会采用主题演讲、工作坊、热点对话、论文宣讲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当前我国奥尔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开幕式上李妲娜会长致开幕词,深情追忆奥尔夫教育在中国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以两个不要忘记寄语当前的奥尔夫教育: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多年来对中国奥尔夫教育发展作出贡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不要忘记奥尔夫教育的“本土化”———“奥尔夫的‘本土化’就是一种关注主流音乐、关注以母语为主发展出的地方文化以及关注教育对象生活环境的‘本土化’。”在中国奥尔夫教育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中国文化是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开幕式上朱迪教授为大会带来了美国奥尔夫协会的祝贺与问候。中国音协奥尔夫专委会秘书长陈蓉博士主持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主题报告演讲会上,朱迪教授做《用奥尔夫理念帮助所有人达成终身音乐成长》的主题报告,介绍美国社区音乐教育的情况,她认为社区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幸福感,让人们在音乐和生活中找到幸福和快乐,美国社区音乐教育服务对象为健康的成年人、有特殊需要的成年人(残障人士等)、社区儿童,以及延伸出的对父母、儿童看护人的音乐支持等等,朱迪教授还谈到社区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区别,社区音乐教育的功能更多是分享、是传递快乐,因为人的创造性需要满足、人的快乐需要分享、人与人需要相遇;谢嘉幸教授做了《为人生而音乐》的主题报告,从核心素养的定义、要素、背景分析,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与困境,核心素养的音乐解读,未来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等方面解读了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的契机与困境,并提出“为人生而音乐”的理念(入乐、用乐、评乐、配乐、作乐),他认为“音乐首先是为每一个人的,她因每一个人的丰富而丰富,她因每一个人的感动而生辉。”;杨立梅教授做《让民族语言成为培养儿童基础音乐能力的起点》的主题报告,引经据典地阐述了如何利用民族语言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以丰富的案例分享论证了奥尔夫教育本土化的可操作性;吴斌教授以《我心中的奥尔夫———一个外行的思考》阐述了他对奥尔夫教育的音乐性、综合性,以及奥尔夫教育商业推广与奥尔夫教育传承相互影响的看法,奥尔夫的未来在于走向融合和创新,奥尔夫应将方法融化在多元发展中;莫蕴慧教授以《奥尔夫的“本土化”》为题,从局外人的角度谈到奥尔夫教育的本土化,重视对本土民族音乐的学习也是国际化体现,本土化的过程要重视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让每一个儿童建立起学习本民族音乐的自觉;尹爱青教授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学理思考》主题报告,从理论研究角度诠释了“本土化”的概念和含义(本土是相对于异域而言,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本地、本民族、本国家),分析了“把什么本土化”的问题(用本民族的来化非本民族的),提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对未来”是奥尔夫教育发展的基本途径。闭幕式上王甘园长做了《社区音乐活动对促进家园信任和家园共育的作用》主题报告,以北京小橡树幼儿园社区艺术团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园、家长、孩子的共同发展,建立以家长为主体的社区艺术团在社区音乐教育中的作用等,闭幕式上小橡树社区艺术团以《为每个人的音乐》为题做了专场演出,家长、教师、儿童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展示了社区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本次大会在四天时间里分五个分会场,展示了 40 余场工作坊、4 场热点问题研讨会,宣讲了 20 篇论文,围绕着“本土化的原本性奥尔夫教育”过程中的“本地化”、“人本化”、“民族化”等关键词进行了交流,呈现了当前奥尔夫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向和价值取向。
一、本土化问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地化则是相对于全球化而来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任何一种经济或商品流动,必须适应地方需求,才有可能加速发展。来源于德国的奥尔夫教育在中国也存在着如何在地化的问题。大会第一天,谢嘉幸教授做了《全球在地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讲座,阐述了“全球在地化”的基本概念,认为其既包含“全球在地化”又含有“地方全球化”的含义,在全球在地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的缺失和重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音乐教育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格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并以丰富而形象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全球在地化视野中重建传统音乐教育的可能和已经取得的成果。“在地化”的一个要件就是要和当地的文化经济语言接轨,要适应当地的文化需求和学习习惯,所 以 一 般 说 到 “在 地 化”还 不 能 回 避 一 个词———“本地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在地化”即为“本地化”。奥尔夫教育“本土化”离不开“本地化”,即对教师、儿童生活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民俗、地域风貌、社会环境等的感受、体验、分享和表现,这样的奥尔夫教育才能活化,才能发展。在四天的工作坊中,多位教师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奥尔夫教育的“本地化”。陈蓉老师工作坊以北京童谣《黑鸡下了白鸡蛋》为素材,通过声势、歌唱、律动、乐器、卡农等手段,引领大家在愉悦、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了这首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儿歌;张源媛老师以成都童谣《王婆婆卖茶》为主题开展同课异构,尝试同主题课例“用”素材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对童谣教学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开发;汤静老师以重庆啰儿调民歌《敬茶歌》为材料,通过节奏模仿、问答、声势律动等手段,帮助学生体验歌曲节奏、音准、乐感,从而学会歌曲,并进行三音列612的旋律自由创编,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李丽老师工作坊以四川清音为载体,以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介绍四川清音的形成历史、代表人物,运用身边的物体为四川清音伴奏,体验乐队的乐师角色,学习四川清音独具风格、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体验四川清音唱腔的温婉、细腻、轻盈、甜美;杨晗誉、魏雅铭老师的《新疆维吾尔儿谣:蝴蝶》、张宇老师的《亲亲资阳河》等工作坊都是利用当地的音乐素材进行奥尔夫教育本地化探索的范例。
二、人本化的问题
奥尔夫原本性教育思想深受人本主义影响,他认为“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而参与其间。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他曾明确指出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是他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本次大会的工作坊、论文交流、热点问题研讨都从不同角度围绕着所有人(不论大人还是儿童,不论正常人还是特殊群体)的成长进行探讨,试图关注到每一个人的成长。
(一)关注0-3岁儿童早期音乐体验和成长
北京李洁老师《0-3 岁亲子音乐》工作坊提出通过有词和无词念谣让 0-3岁儿童感受音乐的多样性,通过身体知觉和连续流动感受空间感,发展0-3 岁儿童的语言、节奏及音高能力,丰富其音乐体验,关注其音乐学习和发展。上海汤淼、陈蓉老师《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体验》工作坊,从音乐学科本位出发,从听觉入手,通过大量的音乐聆听,参与各类音乐活动,例如律动、模仿等,以亲子互动作为主要的参与形式,展示音乐早期教育中所涉及到的音乐元素以及体验到各类不同的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带来的感官刺激,培养0-3岁儿童对音乐的体验、表现、理解。
(二)关注 3-6 岁儿童音乐学习和成长
南京许卓娅教授《奥尔夫体系中从模仿到创造的教学程序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启示》工作坊关注到学前儿童音乐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借助奥尔夫经典课例《土豆丝,土豆皮》与游戏的新视觉分析,探究儿童音乐学习能力从模仿到创造学习的习得过程,给幼儿搭建学习的阶梯,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台湾陈怡玲老师的《爱唱歌的小青蛙》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让幼儿通过教师自编故事《青蛙音乐会》的情境及课程游戏安排,通过肢体律动、歌唱游戏等学习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利用图谱方式引导,让幼儿学习看读及操作节奏卡,进而做简单的节奏创作。深圳孙建国老师《我是这样用音乐“玩”孩子的》工作坊提出用新颖有趣的破冰方法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师幼间的信任,用别具一格的上课技巧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特别设计的音乐环节发现幼儿心智成长的形成原因,帮助幼儿提升对于美的感受,完善更健康的人格。北京莫卉卉老师《守护蓝天》工作坊借助绘本,运用舞蹈、律动、角色扮演、绘画及手工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结合本土音乐素材,与幼儿共同探讨引发雾霾的成因和守护蓝天的各项措施,引发幼儿集体的思考和共鸣,在亲身体验中促进幼儿的成长。
(三)关注大中小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学习
关注学生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学习能力培养、音乐素养的养成,助力每个学生的成长也是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里燕老师《从现行教材挖掘多声音乐材料发展学生多声部感知能力》、张阳阳老师《三大体系教学法在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陈运成老师《声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王灼老师《中高年级音乐素养课中的中国民间音乐欣赏教学》、曾群老师《土家打溜子 < 锦鸡出山 > ———奥尔夫“参与性”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鉴赏中实践运用》等工作坊,孙雨欣《真正深入学生中的音乐教育》、李飞飞老师《学前专业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与思考———以天津师大学前学院为例》、温丽柔老师《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法课融入声势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李梦燕老师《 < 技工院校幼师专业音乐基础教学的实践研究 > ———奥尔夫打击乐器的教学应用》等论文都体现了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对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对学生音乐成长的关注。
(四)关注特殊人群的音乐体验和成长
宋丹老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普教和特教双领域的有效运用》工作坊介绍了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理念在普教和特教运用中的相似点和差异性,正常儿童各年龄段建构课程的原则和分段教育的侧重点,特殊儿童教育中对低功能、中功能、高功能、融合班的幼儿建构课程和侧重点;广州郑哲佳老师《奥尔夫在特殊教育中的融合与多元发展》工作坊中将奥尔夫教育理念与音乐治疗、特殊教育相结合,将其生态化、在地化,帮助特殊儿童建立、发展、维持一个系统,帮助其感知和接受这个世界,提升特殊儿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为其提供多元发展的可能性。中国音乐学院马夕然博士 《正念音乐治疗的模式———奥尔夫音乐治疗本土化的临床研究》工作坊介绍了正念音乐治疗的团体音乐治疗模式,这种模式借鉴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进行本土化尝试,力求秉承中国传统文化,遵循中医哲学基础,促进身心疗愈。
(五)关注每个人的音乐体验和学习
葛卉老师论文《回归身体本源的音乐学习理论》提出音乐实际上来源于人的生命本身,音乐学习不止是为了获得一种技能,而是回归身体原初的感知力,音乐教育不是培养对乐器的操作技能,而是唤醒人原初的生命意识。谢呈博士《拉班/巴特涅夫“动作理论在‘体态律动’(德语区)中的运用———以中国大鼓为教学手段的原本性音乐本土化尝试”》工作坊,使用中国大鼓为媒介,帮助参与者体验音乐与动作之间结合与转化的理解,通过拉班/巴特涅夫动作理论分析动作与音乐间的联系,在解放参与者肢体动作表达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从本民族的媒介入手,理解外来思想,继而融合并发展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本土化。
三、民族化的问题
李妲娜老师《秋思》工作坊从中国古诗词《秋思》的教学入手,借鉴中国古诗词中诗歌、舞蹈、器乐融为一体的特点,立足《秋思》一句一画,且与声音有密切联系的特点,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探索用适当的艺术符号表现感悟的意境和自己富有个性的创意;葛卉老师的《就西安》工作坊立足于陕西本土文化,结合动静、开合、刚柔等一系列对比元素的呈现,运用渐进式的教学手法,通过节奏念白、即兴自由律动、乐器合奏、歌唱及情境性表演等形式,将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如皮影等)予以串联,慢慢展开成一幅地方文化画卷,最终融合成大型表演性作品;方曦老师《生机》工作坊将音乐欣赏与律动、美术相结合,运用肢体律动对音乐的旋律、声部、层次、节奏及音乐情感进行表达,把舞蹈与律动相融合,并结合创作水墨画达成听、视、触觉统一,从而体现感受体验表达的教学过程。该工作坊从本土化的古代传说导入,感受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即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表达;康涛老师《八种声势的本土化运用》、罗翼和朱晖老师《杨梅歌》、王宝珊老师《身体节奏打击与粤语童谣》、王志峰老师《中国鼓》、徐博强老师《奥尔夫乐器合奏 < 找蛐蛐 > 》、张坤老师《羌族婚礼》、周志娟老师《中国壮族扁担舞》等工作坊都是将奥尔夫教育理念与中国各民族文化中的童谣、诗词、民歌、民俗等相融合,进行本土化发展,令人耳目一新。
此次大会立足奥尔夫原本性教育的本土化、人本化、民族化发展,以开放的视野、丰富的研讨内容和多样的研讨形式,为在场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端、专业、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也为我国开展原本性艺术教育的本土化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责任编辑 熊 伟]
收稿日期: 2017-08-08 ;修回日期:2017-05-3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项目
作者简介:
肖素芬,女,四川罗江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育戏剧;
唐大章,男,四川广汉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