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邮箱:2710558535@qq.com
QQ :2710558535
八月下旬《2001年奥尔夫音乐教育Orff—Schulwerk》暑期培训班与大运会几乎同期在清华大学校园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160人参加,其中还包括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同行,学员中有高中师的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大中小幼教师、音乐治疗、校外艺术教育教师,特别有数十名在校学生,从中师、专本科、到硕士以至博士研究生。这是这类师资培训活动首次出现的群体,予示着师范教育改革正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接触世界新信息。主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小橡树幼教培训部特地邀请美国奥尔夫协会前主席、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朱迪邦德博士前来讲学。 短短七天,学员们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受益匪浅。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语言、动作、歌唱、乐器演奏等媒介,领略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特别是朱迪教授的丰富的师资培训经验和严谨、清晰的教学模式,使许多人原本认为“奥尔夫教法虽好,但难以掌握其要领,尤其师资培训不知如何入手……”,这次通过学习,更清楚了。朱迪教授还被美国奥尔夫协会破例特许借出六盘录像资料给学员观摩,大开了眼界。办班期间刘沛、李妲娜、李燕诒、陈淑宜老师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示范教学。朱迪教授看了课后说“我一定要请你们去美国讲学”。在商谈美中今后继续合作培训师资的活动时,她一再表示以后办班应是中美教师一起担任教师,既肯定了中国同行这些年的创造性努力,也以此强调该教育体系对本土化的重视。这次朱迪教授还带来了“新式武器-----音筒(BOOMWHACKERS)”,一种带音高的可敲击的塑料筒。为学员们展示了其精彩的教学效益:用极简单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即兴奏乐、律动和多声合奏等(包括简单和声编配和演奏)。据说199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节上曾有千人校友用音筒大合奏的盛大场面。极受欢迎。 清华大学艺教中心主任刘沛教授在结业式上曾归纳了六点收获:在教学目标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基于词语理解层面的单一音乐知识的传承(也就是接受和记忆)目标,涵盖如下六方面。 1.基于全身心的个体和群体参与和感知体验而获得的积极的音乐情感结构因素,包括积极的音乐态度、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并为终身的音乐参与和学习奠定动力
2.基于全身心的个体及群体参与、感知体验和思维加工而获得的音乐基本的核心概念,包括对音乐的普遍性的内在要素、音乐的特殊的文化语境相关联的认知、以及通过关联和整合课程环境内的多学科学习过程,鼓 励即兴、直觉、想象、问题解决和表现自我等任务驱动,形成追求新异且合理的创造性思维心向和策略。 3.通过全身心的个体及群体的综合型、创造型音乐与相关艺术的参与过程,获得的基本音乐能力、以及善于在团队中从事协调、组织及合作的社会交往行为和能力。 4.通过学习过程中频繁的动态式个体投入,形成的健康、完善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律、合作,以及对影响学生认知和学习策略发展的消极人格因素的解放。 5.通过以民族音乐为起点的多元文化视野的扩展,形成的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价值的文化观点。 6.通过音乐学习过程中体态艺术的参与、开发和即兴创造,发展身体的协调感和健康概念。 朱迪教授还将带来的许多珍贵音像、教材资料赠送给主办单位,希望尽快在中国翻译出来,她将会建议作者与出版商与中国教师合作(适当迭用中国文化)出版中国版. 在结业式上清华大学教务处领导亲临会埸,被师生们发自内心地真执情绪和别开生面的活动课程所感染,会后就指示清华艺教中心将这种方法融入大学生音乐素质教学中,开设综合艺术素质实践课,并作为课程改革立项,现己开始运作。 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同行也盛情邀请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派教师去讲学。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习的收获带回去,为教育改革作出新的成绩来 |